广告后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99|回复: 0

蜀道之难大改观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3

帖子

37

积分

其他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19-9-18 16: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网鸡西9月18日讯 1952年7月1日,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成都火车站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标志着“蜀道难”的历史从此改变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国从清末即开始在四川筹建铁路,民国时期也曾几次筹划,但延宕至新中国成立,川渝大地还是没有一寸铁轨。

1950年,成都、重庆刚刚解放不久,中央即决定修筑成渝铁路。同年6月,3万多解放军官兵带着未尽的硝烟,投入了筑路的战斗。随后,铁路沿线的农民也纷纷加入筑路大军。

成渝铁路动工之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枕木。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几十个县发动了献卖木料的运动。成渝铁路所需要的钢轨和配件,国营某钢铁厂制造出来了。道 钉、道岔和某些机器,重庆400多家私营钢铁厂承担起来了。十万劳动大军所需要的工具,重庆相关工厂的职工包做了。过去铁路上用的从美国买来的火药,西南 的工厂自己能够制造了。完全用本国的器材修筑铁路,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成渝铁路的修建带动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许 多停工半停工的工厂恢复了生产,失业工人找到了工作,贫苦农民通过献卖木料、参加筑路增加了收入。这使沿线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铁路,筑路民工更加尽心地为 铁路服务。民工提出口号:“保证火车不在我做的路基上出事故!”沿线农民组织起护路队,许多妇女深更半夜还在线路上护守巡逻。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形成了新的交通系统,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为西南的工业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五常同城 ( 黑ICP备19004948号-4 )

GMT+8, 2025-7-14 14:20 , Processed in 0.0617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