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后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46|回复: 0

五常传奇-妈妈照相

[复制链接]

8

主题

10

帖子

28

积分

其他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9-10-15 0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爸在单位的收入一直不高,加上他本身大手大脚,有时还要帮衬一下亲属,再就是外面的应酬,用家乡人的话说,“他哪里的人情往分都不落下”,所以,家里的用度很紧张。妈这边的娘家人特别是二姨帮了很多忙,出钱出物出力,但我们的经济状况仍然不好。妈不得不拿出在姥爷家学的看家本事,开始到外面给人去照相。

妈没有门店,最开始的时候,去十字街,但想像得到,有多少人喜欢在大街上照相呢?后来妈就去大桥的桥头,那里的景色好,乡亲们有些闲钱的时候就可能会去拍照。

当然,那时还没有手机,更不用说现在随手可拍的智能手机了。妈最开始用的是海鸥黑白相机,每卷胶片要拍12张。妈对相机和胶片非常熟悉,拍了多少、还剩多少,绝大时候她都心中有数。等拍到片尾的时候,她担心效果不好,就会用来给我们兄弟俩拍照,而我们俩小时的很多照片就是这么留下来的。

妈的生意并不好,第一卷胶片她用了好长时间才拍完,妈很上火,嘴上不停地起泡,好在那时的人们更淳朴些,很少有人来催妈的相片。

拍完一卷后,妈和爸要一起冲洗胶片,白天的时候要把窗户用被子什么的蒙上,冲显影粉、定影粉,还要用到公元相纸。虽然妈对这些程序比较熟悉,但关系重大,有时还是心虚,要把大舅或老舅请来帮着一起赶工。定影后的相片贴在擦干净了的玻璃上面,等到干了的时候再揭下来,用裁相纸的刀具裁好。这还不算完,要把相片分好类,和各自的底片一起放到一个个的纸袋里,再用圆珠笔写上主人的名字。

第二天,妈背着这些新洗出来的相片到大桥,见到照过相的人过来,就分给他们,基本上是给了相片之后才付钱。绝大多数乡亲对相片是满意的,当然,本来我妈就是个专业摄影师。

后来彩色相片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要求照彩照。妈也只好更新换代,东拼西凑买了台奥林巴斯相机。妈的相机并不是什么高档货,换言之可以说是较差。但谁也不能唯武器论,我妈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手艺才是最重要的。妈用她的高超技术换来了认可和尊重,她差不多给附近的人家都照过相,婚庆、小孩儿或老人过生日、朋友相聚,这些场合下,很多人都来找妈照相。今天,如果你去我们的家乡,走进任何一户人家,都有可能会看到我妈的作品。

彩照更麻烦些,因为在家乡很久都没有能够冲印的机器,自己家更是无法完成,只能去远方的哈尔滨冲印。

二姨家就成了冲印的大本营。妈有时带着我,先坐大客车、再坐火车去哈尔滨冲印照片、买照相材料。那时二姨、二姨夫都年轻,招待外地的亲戚,成了他们一项重要的工作。二姨没说的,二姨夫更是热心,我们去的时候他总是亲自上厨,做一大桌子的菜。有时为了帮助买照相器材,他们自己还要搭进去些钱。

冬天虽然也有独特的景致,但天气太冷,妈不可能像夏天一样再去大桥照相了,很多时间就会闲下来。等我放寒假时从学校回来,有时会陪妈去跑各个村镇照相。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路太滑,又不敢骑自行车,只能靠双腿。但我和妈都觉得锻炼一下也好,这个时候,走路就不是受苦,而是享受与体会了。

进了村镇,妈就会喊“照相喽!”有时候跑几个村镇,都没有出来搭腔的。后来妈总结了一下经验,先去亲戚或熟人家里,算是自己的根据地,请人帮助在政府的广播喇叭里喊,这样效果就好多了,有时要忙上一整天。中午仍然在忙,顾不上吃饭,热情的亲戚或熟人就会在家里张罗做饭招待。

不知不觉中,妈上了年龄,我们哥俩儿也工作挣钱了,不用妈再去张罗照相。但照相带给我们的回忆,仍然满满地装在我们的脑海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五常同城 ( 黑ICP备19004948号-4 )

GMT+8, 2024-10-19 22:25 , Processed in 0.0626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